凄然,望江关,飞云黯淡夕阳间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萧瑟的黄昏江景图,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来感受它的魅力:
1. 画面感极强
就像用文字拍电影:夕阳西下时,江边的关隘笼罩在昏黄的光线里,天上飘着灰蒙蒙的云。一个"飞"字让静止的云有了动感,像是被风吹着跑,而"黯淡"则给整个画面蒙上了一层忧郁的滤镜。
2. 情感藏在景物里
诗人没有直接说"我好难过",但通过"凄然"这个词,就像给整幅画定下了悲伤的基调。夕阳本身容易让人联想到时光流逝,黯淡的云又加重了这种惆怅,就像我们心情不好时看什么都灰蒙蒙的。
3. 文字的音乐美
"江关""飞云""夕阳"这些双音节词读起来朗朗上口,像轻轻打拍的节奏。三个短句由近及远地推进:先写人的愁容,再写眼前的关口,最后望向远方的云霞,仿佛镜头慢慢拉远。
这种写法特别高明的地方在于:它让读者既看到了具体的风景,又能通过这些景物体会到诗人没说出口的孤寂和苍凉,就像我们听到忧伤的纯音乐也能被感染一样。
柳永
柳永,(约987年—约1053年)北宋著名词人,婉约派代表人物。汉族,崇安(今福建武夷山)人,原名三变,字景庄,后改名永,字耆卿,排行第七,又称柳七。宋仁宗朝进士,官至屯田员外郎,故世称柳屯田。他自称“奉旨填词柳三变”,以毕生精力作词,并以“白衣卿相”自诩。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,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,创作慢词独多。铺叙刻画,情景交融,语言通俗,音律谐婉,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,人称“凡有井水饮处,皆能歌柳词”,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,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,代表作 《雨霖铃》《八声甘州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