抚剑而雷音,猛气纵横浮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一个豪气冲天的英雄形象,像闪电雷鸣般震撼人心。
“抚剑而雷音”可以理解为:手按宝剑时,剑鸣声如同雷霆炸响。这里用“雷音”夸大了宝剑出鞘的声势,既说明剑的锋利威猛,也暗示持剑者气势逼人,一出手就有震慑四方的威力。
“猛气纵横浮”则是说:勇猛之气在周身激荡,不受束缚。这里的“纵横”指豪迈的气概四处奔涌,“浮”字让这种气势显得更加张扬外放,仿佛肉眼可见。
整句诗的精髓在于用夸张的比喻(雷声)和动态描写(纵横浮),把抽象的英雄气概变得可听、可视。即使不懂古文,我们也能感受到那种“强者一出,天地变色”的霸气,画面感极强,令人热血沸腾。
曹植
曹植(192-232),字子建,沛国谯(今安徽省亳州市)人。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,建安文学代表人物。魏武帝曹操之子,魏文帝曹丕之弟,生前曾为陈王,去世后谥号“思”,因此又称陈思王。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、曹丕合称为“三曹”,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“天下才有一石,曹子建独占八斗”的评价。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“仙才”者,曹植、李白、苏轼三人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