遣行客、当此念回程,伤漂泊。
出自 宋代 柳永 《满江红·暮雨初收》
暮雨初收,长川静、征帆夜落。临岛屿、蓼烟疏淡,苇风萧索。几许渔人飞短艇,尽载灯火归村落。遣行客、当此念回程,伤漂泊。桐江好,烟漠漠。波似染,山如削。绕严陵滩畔,鹭飞鱼跃。游宦区区成底事,平生况有云泉约。归去来、一曲仲宣吟,从军乐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一个漂泊在外的旅人,在孤独疲惫时突然涌起对家乡的思念之情。
"遣行客"三个字就像镜头突然对准一个风尘仆仆的赶路人,他可能是商人、游子或戍边将士。"当此念回程"是整句最动人的部分,在某个疲惫的黄昏或寒冷的夜晚,这个硬撑着赶路的人突然破防了,满脑子都是回家的念头。
最后"伤漂泊"三个字道尽无奈,明明想家却不得不继续流浪,这种矛盾心理就像现代人在异乡打拼时,刷到家人朋友圈时的那种酸楚。诗人用短短11个字,就把人类共通的思乡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,让每个有过离家经历的人都能感同身受。
柳永
柳永,(约987年—约1053年)北宋著名词人,婉约派代表人物。汉族,崇安(今福建武夷山)人,原名三变,字景庄,后改名永,字耆卿,排行第七,又称柳七。宋仁宗朝进士,官至屯田员外郎,故世称柳屯田。他自称“奉旨填词柳三变”,以毕生精力作词,并以“白衣卿相”自诩。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,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,创作慢词独多。铺叙刻画,情景交融,语言通俗,音律谐婉,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,人称“凡有井水饮处,皆能歌柳词”,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,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,代表作 《雨霖铃》《八声甘州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