忆共锦衾无半缝,郎似桐花,妾似桐花凤。

出自 清代 王士祯 《蝶恋花·和漱玉词》

译文想起一起生活时,合盖锦被不留半点缝;那时郎像梧桐花,我像采花的桐花凤。

注释桐花凤:鸟名,羽毛五色,暮春采集桐花而得名。

赏析此句词描绘了一对恋人的深情厚意,锦衾无半缝,象征二人紧密相连,以桐花与桐花凤作比,展现了他们如诗如画的爱情,清新脱俗,令人陶醉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用日常生活中的画面,描绘了一对恋人亲密无间的感情状态。

“忆共锦衾无半缝”就像在说:记得我们盖着同一床绣花被,被子严丝合缝,连条缝隙都没有。这里用被子没有缝隙来比喻两人亲密无间,睡觉时紧紧依偎,连被子都撑不开褶皱。

后两句用桐花和桐花凤作比,特别巧妙。郎君像桐花,姑娘就像依恋桐花的桐花凤(一种常在桐花间栖息的小鸟)。这个比喻既点明了两人形影不离的关系,又暗含了女子对情郎的依恋——就像小鸟离不开花树般自然。

全句最动人的是那种浑然天成的亲密感:既有共盖一被的具象温暖,又有花鸟相依的诗意浪漫。不用直接说“我们很恩爱”,但每个比喻都在诉说浓情蜜意,让人看到爱情最美好的模样——相互依偎,彼此需要,像自然界的共生关系一样和谐。

王士祯

王士祯(1634—1711),原名王士禛,字子真、贻上,号阮亭,又号渔洋山人,人称王渔洋,谥文简。新城(今山东桓台县)人,常自称济南人,清初杰出诗人、学者、文学家。博学好古,能鉴别书、画、鼎彝之属,精金石篆刻,诗为一代宗匠,与朱彝尊并称。书法高秀似晋人。康熙时继钱谦益而主盟诗坛。论诗创神韵说。早年诗作清丽澄淡,中年以后转为苍劲。擅长各体,尤工七绝。但未能摆脱明七子摹古馀习,时人诮之为“清秀李于麟”,然传其衣钵者不少。好为笔记,有《池北偶谈》、《古夫于亭杂录》、《香祖笔记》等,然辨驳议论多错愕、失当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