念香闺正杳,佳欢未偶,难留恋、空惆怅。

出自 宋代 秦观 《鼓笛慢·乱花丛里曾携手》

乱花丛里曾携手,穷艳景,迷欢赏。到如今,谁把雕鞍锁定,阻游人来往。好梦随春远,从前事、不堪思想。念香闺正杳,佳欢未偶,难留恋、空惆怅。
永夜婵娟未满,叹玉楼、几时重上。那堪万里,却寻归路,指阳关孤唱。苦恨东流水,桃源路、欲回双桨。仗何人细与、丁宁问呵,我如今怎向?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种深切的思念与失落感,用白话可以这样理解:

场景还原
诗人想念的人(可能是爱人或挚友)正远在深闺或他方,两人无法相聚。明明心里渴望相伴,却因现实阻隔只能独自徘徊,像面对一扇打不开的门,最终剩下一声叹息。

情感剖析
1. "念香闺正杳"
"香闺"代指女子居所,"杳"表示遥远模糊。不用直说"我想她",而用"她的住处遥不可见"的画面,让思念有了雾气般的朦胧美。

2. "佳欢未偶"
"美好的时光没能配对"——像一副拼图缺了关键的一块,暗示命运弄人。这种遗憾不激烈,但绵长如钝刀割肉。

3. "难留恋、空惆怅"
前半句是挣扎(知道该放手却舍不得),后半句是结果(挣扎无效,只剩空虚)。像看着夕阳沉下去,抓不住光,也留不住温度。

语言魅力
- 矛盾修辞
"难留恋"是理性,"空惆怅"是感性,短短六个字画出人在理智与情感间的撕扯。
- 留白艺术
不写具体故事,只说情绪。读者会自动代入自己的经历——可能是异地恋、逝去的友情,或任何求而不得的遗憾。

现代共鸣点
这种情感放在今天依然成立。比如:
- 手机屏幕那头迟迟不回的对话框
- 异国恋隔着时差的无力感
- 对过去某个选择的反复懊悔

诗句的永恒价值,在于它用极简的文字,精准刺中了人类共通的、那些说不清又道不明的隐痛。

秦观

秦观(1049-1100)字太虚,又字少游,别号邗沟居士,世称淮海先生。汉族,北宋高邮(今江苏)人,官至太学博士,国史馆编修。秦观一 生坎坷,所写诗词,高古沉重,寄托身世,感人至深。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,多有遗迹。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,丽水的秦少游塑像、淮海先生祠、莺花亭;青田的秦学士祠;湖南郴州三绝碑;广西横县的海棠亭、醉乡亭、淮海堂、淮海书院等。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,墓碑上书“秦龙图墓”几个大字。有秦家村、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