洞房咫尺,曾寄青鸾翼。
出自 宋代 秦观 《促拍满路花·露颗添花色》
露颗添花色,月彩投窗隙。春思如中酒,恨无力。洞房咫尺,曾寄青鸾翼。云散无踪迹。罗帐熏残,梦回无处寻觅。轻红腻白,步步熏兰泽。约腕金环重,宜装饰。未知安否,一向无消息。不似寻常忆。忆后教人,片时存济不得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一个非常微妙的情感场景,用现代话可以理解为:"新婚的喜房近在眼前,我却只能托青鸟的翅膀传递心意。"
拆解分析:
1. "洞房咫尺":
物理距离极近——新婚的房间就在几步之外,但背后暗含了心理上的遥远感。比如现实中两人虽靠近,却因规矩、羞涩或阻碍无法直接沟通。
2. "曾寄青鸾翼":
"青鸾"是神话中替人传信的神鸟,这里比喻用曲折的方式(比如托人带话、写信)表达心意。明明可以直接见面,却要绕个大弯,反而显得感情更加克制和含蓄。
精妙之处:
- "近而不得"的张力:就像今天两人坐在一起却用手机发消息,这种矛盾感让诗句充满戏剧性。
- 传统的浪漫:古人没有直白的"我爱你",而是借青鸾的意象,把思念包装得既优雅又浓烈。
现代启示:
这种表达方式让人感受到:最深的感情未必是大声宣告,而是那种想触碰又收回手的克制,反而更打动人心。
秦观
秦观(1049-1100)字太虚,又字少游,别号邗沟居士,世称淮海先生。汉族,北宋高邮(今江苏)人,官至太学博士,国史馆编修。秦观一 生坎坷,所写诗词,高古沉重,寄托身世,感人至深。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,多有遗迹。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,丽水的秦少游塑像、淮海先生祠、莺花亭;青田的秦学士祠;湖南郴州三绝碑;广西横县的海棠亭、醉乡亭、淮海堂、淮海书院等。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,墓碑上书“秦龙图墓”几个大字。有秦家村、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