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月无端。

出自 宋代 秦观 《丑奴儿·夜来酒醒清无梦》

夜来酒醒清无梦,愁倚阑干。露滴轻寒。雨打芙蓉泪不干。
佳人别后音尘悄,瘦尽难拚。明月无端。已过红楼十二间。

现代解析

“明月无端”这句诗看似简单,却藏着耐人寻味的意境。

“明月”是古典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,常代表思念、纯净或永恒。但“无端”二字突然打破了常规——它字面意思是“没有缘由”,用在这里却暗含一种微妙的情绪:诗人或许在夜晚偶然抬头,看见月亮毫无预兆地出现,心里涌起说不清的怅惘;又或是觉得月亮明明不懂人间悲欢,却偏偏照进自己孤独的夜晚,仿佛带着一种“不合时宜”的温柔。

这种写法妙在“留白”。诗人没有直接说自己是愁是喜,而是用月亮“无缘无故的存在”来映射内心难以言说的波动。读者能从中联想到自己的经历——比如某个瞬间,忽然被一阵风、一片云触动心绪,却说不出具体原因。正是这种含蓄又真实的感受,让短短四个字有了穿越时间的力量。

秦观

秦观(1049-1100)字太虚,又字少游,别号邗沟居士,世称淮海先生。汉族,北宋高邮(今江苏)人,官至太学博士,国史馆编修。秦观一 生坎坷,所写诗词,高古沉重,寄托身世,感人至深。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,多有遗迹。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,丽水的秦少游塑像、淮海先生祠、莺花亭;青田的秦学士祠;湖南郴州三绝碑;广西横县的海棠亭、醉乡亭、淮海堂、淮海书院等。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,墓碑上书“秦龙图墓”几个大字。有秦家村、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