满目落花飞絮。

出自 宋代 秦观 《如梦令·池上春归何处》

池上春归何处?满目落花飞絮。孤馆悄无人,梦断月堤归路。无绪,无绪。帘外五更风雨。

现代解析

“满目落花飞絮”这句话描绘了一幅暮春时节的生动画面:眼前全是飘落的花瓣和纷飞的柳絮。

1. 画面感极强
短短六个字,却像按下快门捕捉的瞬间——花瓣轻扬、柳絮漫舞,没有直接写“风”,但能让人感受到微风拂过的动态。这种留白手法让读者自行想象场景,比直白描述更耐人寻味。

2. 暗藏时光流逝的感慨
“落花”和“飞絮”都是春天将尽的信号。作者不直接说“春天要结束了”,而是用具体意象传递这种淡淡的惆怅,类似我们现代人看到满地银杏叶时,会下意识感叹“秋天快过去了”。

3. 矛盾的美感
凋零本是伤感的,但“飞絮”又带着轻盈浪漫。这种哀而不伤的平衡,很像我们欣赏樱花雨时的心情——明知花落代表短暂,却仍为它的美丽心动。

4. 现代生活的启示
这句话提醒我们:快节奏生活中,不妨偶尔停下脚步,像古人一样观察细微的自然变化。地铁通勤路上的一阵风卷起花瓣,或许就能带来同样的诗意瞬间。

它的魅力在于:用最简单常见的景象,唤醒人们对季节更替的敏感,以及藏在心底的温柔共鸣。

秦观

秦观(1049-1100)字太虚,又字少游,别号邗沟居士,世称淮海先生。汉族,北宋高邮(今江苏)人,官至太学博士,国史馆编修。秦观一 生坎坷,所写诗词,高古沉重,寄托身世,感人至深。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,多有遗迹。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,丽水的秦少游塑像、淮海先生祠、莺花亭;青田的秦学士祠;湖南郴州三绝碑;广西横县的海棠亭、醉乡亭、淮海堂、淮海书院等。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,墓碑上书“秦龙图墓”几个大字。有秦家村、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