寂寂寥寥扬子居,年年岁岁一床书。

出自 唐代 卢照邻 《长安古意》

译文汉代扬雄,仕途失意后,甘于寂寞,年年岁岁潜心著书,终于以文章名世。

注释扬子:汉代扬雄,字子云,在长安时仕宦不得意,曾闭门著《太玄》、《法言》。一床书:指以诗书自娱的隐居生活。

赏析此句以穷愁著书的扬雄比喻诗人自己,带有不遇于时者的愤慨寂寥之感和自我宽解的意味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个清贫但精神富足的读书人形象,用生活化的场景传递了深刻的人生境界。

1. 画面感极强:前句"寂寂寥寥扬子居"像镜头特写,展现一间冷清简陋的小屋,主人扬子(汉代学者扬雄)独自生活其中。没有热闹的陈设,只有长年累月的宁静,却能让人感受到一种远离喧嚣的从容。

2. 数字的震撼力:后句"年年岁岁一床书"用重复的时间词强调坚持的力量。把"一床书"这个具体画面与漫长岁月并置,形成强烈对比——物质条件的匮乏(只有一床书)与精神追求的持久(年年岁岁)形成反差美。

3. 现代启示:在浮躁的社会里,这句诗提醒我们真正的富足在于精神世界的充实。就像现代人可能住在小公寓却拥有满墙书籍,物质简单而内心丰盈的生活同样值得追求。

4. 语言艺术:看似平淡的叙述暗含力量,"寂寂寥寥"的叠词使用让人仿佛听到幽静中的翻书声,"年年岁岁"的循环感传递出坚守的韧性,寻常词语组合出耐人寻味的意境。

卢照邻

卢照邻,初唐诗人。字升之,自号幽忧子,汉族,幽州范阳(治今河北省涿州市)人,其生卒年史无明载,卢照邻望族出身,曾为王府典签,又出任益州新都(今四川成都附近)尉,在文学上,他与王勃、杨炯、骆宾王以文词齐名,世称“王杨卢骆”,号为“初唐四杰”。有7卷本的《卢升之集》、明张燮辑注的《幽忧子集》存世。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,以歌行体为佳,不少佳句传颂不绝,如“得成比目何辞死,愿作鸳鸯不羡仙”等,更被后人誉为经典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