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让洪涛恣汹涌,却把此峰孤绝。

出自 宋代 秦观 《念奴娇·过小孤山》

长江滚滚,东流去,激浪飞珠溅雪。独见一峰青崒嵂,当住中流万折。应是天公,恐他澜倒,特向江心设。屹然今古,舟郎指点争说。
岸边无数青山,萦回紫翠,掩映云千叠。都让洪涛恣汹涌,却把此峰孤绝。薄暮烟扉,高空日焕,谙历阴晴彻。行人过此,为君几度击楫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极具张力的画面:洪水肆虐、波涛汹涌,仿佛要吞噬一切,唯独一座山峰孤傲地屹立其中,不为所动。

1. 对比手法制造冲击感
前半句“都让洪涛恣汹涌”用“恣”字(意为放纵)强调洪水的狂暴,后半句“却把此峰孤绝”突然转折,用“孤绝”突出山峰的岿然独立。一闹一静,一狂一稳,形成强烈反差,让人瞬间感受到山峰的坚韧。

2. 拟人化的情感投射
洪水被赋予“恣意”的拟人性格,而山峰的“孤绝”则暗含一种倔强不屈的态度。诗人看似写景,实则借物喻人——面对外界压力时,有人随波逐流,也有人像这座孤峰一样坚守自我。

3. 留白引发联想
诗句没有直接说山峰如何高大或坚固,只用“孤绝”二字留白。读者能自行想象:或许是山势险峻让洪水绕道,又或是象征一种精神境界——越在混乱中,越显超然姿态。

核心魅力
短短14个字,用动态的洪水反衬静止的山峰,传递出一种“举世滔滔而我自屹立”的孤勇。这种意境既能形容自然奇观,也能隐喻人在困境中的傲骨,画面感和哲理性兼具。

秦观

秦观(1049-1100)字太虚,又字少游,别号邗沟居士,世称淮海先生。汉族,北宋高邮(今江苏)人,官至太学博士,国史馆编修。秦观一 生坎坷,所写诗词,高古沉重,寄托身世,感人至深。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,多有遗迹。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,丽水的秦少游塑像、淮海先生祠、莺花亭;青田的秦学士祠;湖南郴州三绝碑;广西横县的海棠亭、醉乡亭、淮海堂、淮海书院等。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,墓碑上书“秦龙图墓”几个大字。有秦家村、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