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池寒渌欲生漪,雨晴还日西。

出自 宋代 秦观 《阮郎归·春风吹雨绕残枝》

译文池塘里碧绿的水面上随风荡起微微的波纹。雨晴了,一轮斜阳出现在西边。

注释漪:风吹水面形成的波纹。

赏析此句写雨霁天晴,接理色调应该转为明朗,情绪应该转为欢快,可是不然,风雨虽停,而红日却已西沉,更烘托出凄凉的氛围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雨后小池景象,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来感受它的美:

1. 画面动态感
"小池寒渌欲生漪"就像用镜头捕捉的慢动作:清冷的池水刚被雨滴轻吻过,水面微微颤动,似乎正要泛起涟漪却又未完全荡开。这种"将动未动"的瞬间,比直接写"水面起波纹"更让人回味。

2. 光影魔术
"雨晴还日西"短短五字上演了天气变化:骤雨初歇,阳光从西边重新露脸。我们可以想象池水突然被镀上金色的样子,与前句的"寒渌"形成冷暖对比,就像自然界的灯光师在调光。

3. 留白艺术
诗人没说"我站在池边看",但通过"欲生漪"的细腻观察和"日西"的时间提示,让读者自然代入一个静静伫立、感受自然变幻的观察者角色。这种不直接写人却能让人感受到人存在的写法,正是古典诗词的智慧。

秦观

秦观(1049-1100)字太虚,又字少游,别号邗沟居士,世称淮海先生。汉族,北宋高邮(今江苏)人,官至太学博士,国史馆编修。秦观一 生坎坷,所写诗词,高古沉重,寄托身世,感人至深。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,多有遗迹。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,丽水的秦少游塑像、淮海先生祠、莺花亭;青田的秦学士祠;湖南郴州三绝碑;广西横县的海棠亭、醉乡亭、淮海堂、淮海书院等。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,墓碑上书“秦龙图墓”几个大字。有秦家村、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