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风嘶朔马,胡霜切塞鸿。

出自 隋代 杨素 《出塞二首·其一》

漠南胡未空,汉将复临戎。
飞狐出塞北,碣石指辽东。
冠军临瀚海,长平翼大风。
云横虎落阵,气抱龙城虹。
横行万里外,胡运百年穷。
兵寝星芒落,战解月轮空。
严鐎息夜斗,骍角罢鸣弓。
北风嘶朔马,胡霜切塞鸿。
休明大道暨,幽荒日用同。
方就长安邸,来谒建章宫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边塞寒冬的壮烈图景,用最朴实的自然元素传递出震撼人心的力量。

"北风嘶朔马"中,北风像野兽般嚎叫("嘶"),吹打着战马。"朔马"指北方战马,让人联想到戍边将士的坐骑。寒风与战马的声音交织,不用直接写人,却让我们仿佛看见将士们在狂风中艰难前行的身影。

"胡霜切塞鸿"继续用自然现象说话:边地的寒霜("胡霜")锋利如刀("切"),连南飞的大雁("塞鸿")都受到侵袭。大雁常象征戍卒思乡,这里暗示严寒不仅摧残生命,更折磨着戍边者的心灵。

全句妙在:
1. 用声音开场(风声马嘶),再用触觉深化(霜如刀割),形成立体感受
2. 看似写景,实则写人——战马代表军人,鸿雁暗指思乡
3. "嘶""切"两个动词,把无形的寒风和冷霜变得具象可感
4. 不直接说"多么艰苦",但通过马和雁的遭遇,让读者自己体会边塞的残酷

这种写法就像现代电影中的空镜头:不拍战士的脸,只拍狂风中颤抖的军旗,观众自然能感受到战场的肃杀。诗句用最简练的文字,激活了读者的想象力和共情力。

杨素

杨素(544年—606年8月31日),字处道。汉族,弘农华阴(今属陕西)人。隋朝权臣、诗人,杰出的军事家、统帅。 他出身北朝士族,北周时任车骑将军,曾参加平定北齐之役。他与杨坚(隋文帝)深相结纳。杨坚为帝,任杨素为御史大夫,后以行军元帅率水军东下攻陈。灭陈后,进爵为越国公,任内史令。杨广即位,拜司徒,改封楚国公。去世后谥曰景武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