讵敢惮焦思,高枕于上京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可以拆解为两部分来理解:
前半句"讵敢惮焦思"直译为"怎敢害怕费心劳神",用现代话来说就是:面对重要责任时,哪敢因为怕辛苦就退缩?这里的"焦思"生动描绘了人反复思考、忧心忡忡的状态,就像被火烤着一样坐立不安。
后半句"高枕于上京"字面是"在京城高枕而卧",实际暗指当权者安享富贵却不理政事。把"高枕"(垫高枕头睡觉)和"焦思"对比,形成强烈反差:一边是普通人忧国忧民睡不着,一边是权贵们只顾自己安逸。
全句的精妙在于:
1. 用"怎敢"的反问语气,凸显说话人明知艰难仍主动担当的态度
2. "焦思"与"高枕"的视觉对比,像漫画一样画出两种人生选择
3. 短短十个字,既说清了自己的责任感,又暗讽了不作为的官僚,像一把双刃剑
这种表达方式在今天依然实用——当我们想表达"再难也要坚持,看不惯别人躺平"时,就可以化用这种对比反问的句式,既有力又含蓄。
杨广
隋炀帝杨广(569年-618年4月11日),华阴人(今陕西华阴)人,生于隋京师长安,是隋朝第二位皇帝,一名英,小字阿麽。隋文帝杨坚、独孤皇后的次子,开皇元年(581年)立为晋王,开皇二十年(600年)十一月立为太子,仁寿四年(604年)七月继位。他在位期间修建大运河(开通永济渠、通济渠,加修邗沟、江南运河),营建东都洛阳,开创科举制度,亲征吐谷浑,三征高句丽,因为滥用民力,造成天下大乱直接导致了隋朝的灭亡。公元618年在江都被部下缢杀。唐朝谥炀皇帝,夏王窦建德谥闵皇帝,其孙杨侗谥为世祖明皇帝。《全隋诗》录存其诗40多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