雁落平沙,烟笼寒水,古垒鸣笳声断。

出自 宋代 蔡伸 《苏武慢·雁落平沙》

译文几只大雁落在平旷的沙洲,凄寒的江面上烟雾迷漫,古营垒那边呜咽的胡笳声,也渐渐地悠然而断。

注释平沙:指广阔的沙原。古垒:古代留下的壁垒。鸣笳:吹奏笳笛。

赏析此处从荒秋暮景说起,为全词定下了凄凉的基调,可以感受出动乱时代的气息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苍凉而富有意境的边塞秋景图,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来感受它的魅力:

1. 画面感:前六个字就像电影镜头——"雁落平沙"是俯拍的大全景,秋雁疲惫地降落在空旷沙滩上;"烟笼寒水"切到中景,雾气像轻纱一样笼罩着冰冷的水面。一上一下的视角切换,瞬间构建出立体空间。

2. 声音设计:"古垒鸣笳声断"突然加入听觉元素,残破的军事堡垒里,断续的胡笳声像被风吹散的叹息。这种"声音突然消失"的描写,比持续的音乐更让人感受到孤寂。

3. 隐藏的故事:全句没直接写人,但每个元素都在暗示人物——惊弓之雁暗示战乱,废弃的堡垒说明驻军已撤,断断续笳声可能是最后留守的士兵。这种"留白"让读者自动脑补出边关将士的悲壮故事。

这种写法的高明之处在于:用看似简单的自然景物排列(雁+沙+烟+水+堡垒+乐器),通过精准的动词搭配(落/笼/鸣/断),既呈现了肉眼可见的萧条景象,又传递了耳朵听不见的历史回响,让读者在脑海中完成整幅边塞沧桑图的绘制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