照彻乾坤,印透山河。
现代解析
“照彻乾坤,印透山河”这句诗用大白话来说,就是形容某种光芒或力量强大到能照亮整个天地,甚至在山河间留下深刻的印记。
前半句“照彻乾坤”可以想象成太阳升起时,阳光毫无死角地穿透云层、照亮大地和天空的每一个角落,连最阴暗的缝隙都被点亮。这里的“乾坤”代表天地宇宙,而“照彻”不仅是物理上的照亮,更暗含一种精神或真理的普世性,比如正义、智慧或某种伟大思想能深入人心。
后半句“印透山河”更形象——就像用印章在纸上压出无法磨灭的痕迹,这股力量(可能是自然之力或人文精神)直接“盖”在山川河流上,形成永恒烙印。比如长江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,这种影响就是“印透”的体现;又或是英雄事迹化作地名传说,永远刻在山水之间。
整体来看,这八个字用“光”和“印”两个动态画面,把抽象的影响力写得可感可触。既有横扫天地的气势,又有沉淀于山河的厚重感,适合赞美那些改变世界或滋养文明的力量。普通人联想到朝阳驱散黑暗、历史遗迹承载文化记忆,就能体会到这种磅礴又隽永的美。
张养浩
张养浩(1269—1329年),汉族,字希孟,号云庄,山东济南人,元代著名散曲家。诗、文兼擅,而以散曲著称。代表作有《山坡羊·潼关怀古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