妖环忽见诚非祥,土花失色急寿王。

出自 宋代 杨万里 《浯溪摩崖怀古》

湘江曾闻有浯溪,片帆今挂湘东西。
上摩石崖与天齐,江头落日云凄凄。
山昏雨暗哀猿啸,步入烟萝转深峭。
元颜千古迹不朽,星斗蛟龙两奇妙。
中兴当时颂大唐,大唐家国天为昌。
妖环忽见诚非祥,土花失色急寿王。
明皇父子紊大纲,从此晏朝耽色荒。
天下黎庶暗罹殃,击损梧桐按霓裳。
谁知鼙鼓动渔阳?肃宗灵武何仓皇?
回来张后年初芳,前杨后李真匪良。
养以天下理所常,胡为南内成凄凉。
三千宫女为谁妆?空遗两鬓愁秋霜。
千载父子堪悲伤,修身齐家肇明皇。
后来历历事愈彰,源流有自咎谁当。
岂惟当时留锦囊,至今人说马嵬坡下尘土香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充满戏剧性的凶险场景,用两个鲜明画面传递危机感:

1. "妖环忽见诚非祥"——就像电影里突然出现诡异光环,观众立刻知道要出事。这里用"妖环"(妖异的光圈)象征不祥征兆,"忽见"强调意外性,让人联想到妖怪现身或超自然现象,暗示灾祸来得突然且诡异。

2. "土花失色急寿王"——连石头雕刻的纹饰(土花)都吓得褪色,更突显当事人(寿王)面临致命危险。"失色"既写实又夸张,把静态的石头拟人化,"急"字则制造时间紧迫感,像灾难片里倒计时的滴答声。

诗人用"妖异光环+褪色石雕"这两个超现实意象,把抽象的危险具象化。就像现代人用"乌云压顶"暗示厄运,古人用这些象征手法让读者瞬间感受到:这是生死攸关的时刻,而且暗藏超自然力量。全句28个字就完成从诡异征兆到人命危机的场景跳跃,画面感极强。

杨万里

杨万里(1127年10月29日-1206年6月15日),字廷秀,号诚斋。吉州吉水(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)人。南宋著名诗人、大臣,与陆游、尤袤、范成大并称为“中兴四大诗人”。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“诚斋”二字,故学者称其为“诚斋先生”。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,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,被誉为一代诗宗。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、清新自然,富有幽默情趣的“诚斋体”。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,且以此见长。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、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。著有《诚斋集》等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