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声声,一更更。

出自 宋代 万俟咏 《长相思·雨》

译文雨滴声声,报时的更鼓声一遍又一遍。

注释一更更:一遍遍报时的更鼓声。

赏析词人用“一声声,一更更”形容雨声,连用两个叠宇,描摹雨断断续续的声音,既显得形象,在声音上也显得贴近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“一声声,一更更”用大白话来说,就像深夜里的钟表“嘀嗒嘀嗒”走个不停,或者像雨点“啪嗒啪嗒”连续敲打窗户的声音。它用最简单的重复句式,把时间流逝和孤独感直接“拍”在你面前。

两个“一”字头的叠词连用,像复读机一样强化了两种感觉:
1. 声音的压迫感:可能是钟声、雨声、虫鸣,甚至是叹息声,在安静的夜里显得特别刺耳,躲都躲不掉。
2. 时间的煎熬感:“更”是古代晚上的计时单位(约两小时),一更接一更,听着数着,漫漫长夜怎么也过不完。

这种写法妙在“不直接说孤独,但比喊‘我好孤独’更扎心”。比如现代人失眠刷手机,看着屏幕上的时间从“1:00”跳到“3:00”,那种“怎么才三点”的焦躁感,就和这句诗异曲同工。它抓住了人类共通的体验——越是安静独处时,细微的声音越会放大内心的情绪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