醉拍阑干情味切。
出自 五代 李煜 《玉楼春·晚妆初了明肌雪》
晚妆初了明肌雪,春殿嫔娥鱼贯列。凤箫吹断水云间,重按霓裳歌遍彻。(间 一作:闲)临春谁更飘香屑?醉拍阑干情味切。归时休放烛光红,待踏马蹄清夜月。(临春 一作:临风)
现代解析
这句“醉拍阑干情味切”描绘了一个非常生动的画面:一个人喝醉了,用手拍打着栏杆,内心情感浓烈而真挚。
我们可以拆解来看:
1. “醉”——不一定是烂醉,而是微醺时那种放松又情绪饱满的状态,这时人更容易流露真情。
2. “拍阑干”——栏杆是古人常倚靠、眺望的地方,拍打的动作既有发泄感,又像在打节拍,仿佛情绪满到需要用手势表达。
3. “情味切”——直接点明这种情感不是淡淡的,而是深切、浓烈的,可能是思念、豪迈,或某种无法言说的触动。
魅力在于它用简单动作传递复杂心境:
- 画面感强:就像看到一个人借着酒劲,拍栏杆感叹的画面,瞬间能共情他的情绪。
- 留白巧妙:没说具体是什么情,但“切”字让人感受到这份情感的重量,留给读者想象空间(比如是壮志难酬?还是思念某人?)。
类似现代的表达,好比有人说:“喝到上头时,捶着桌子哼起歌,心里翻江倒海。”——那种借着酒劲释放真性情的瞬间,古今相通。
李煜
李煜(937年8月15日―978年8月13日),南唐元宗(即南唐中主)李璟第六子,初名从嘉,字重光,号钟隐、莲峰居士,汉族,生于金陵(今江苏南京),祖籍彭城(今江苏徐州铜山区),南唐最后一位国君。李煜精书法、工绘画、通音律,诗文均有一定造诣,尤以词的成就最高。李煜的词,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、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,又受李璟、冯延巳等的影响,语言明快、形象生动、用情真挚,风格鲜明,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,含意深沉,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,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