归路意昏昏,落日在岭陬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黄昏归途的画面,用最朴实的语言传递出深沉的情感。
"归路意昏昏"说的是回家的路上,人的心情像天色一样朦胧疲惫。赶路的人可能走了一整天,身体累,心里也空荡荡的,就像我们下班时挤在地铁里那种又困又乏的感觉。
"落日在岭陬"用夕阳卡在山坳间的景象,给整个画面镀上一层温暖的橘红色。这个"陬"字用得特别妙,让人仿佛看见太阳像颗咸蛋黄,正卡在两座山的豁口处,将落未落的样子。
这两句诗好就好在它把每个人都经历过的"傍晚回家"场景,用短短十个字写得既有画面感又戳心窝。不需要任何华丽辞藻,光是"昏昏"和"落日"的组合,就让我们自然联想到那些疲惫却温暖的归家时刻——可能是放学后拖着书包看晚霞,或是加班后望着车窗外华灯初上的城市。这种跨越千年的情感共鸣,正是古典诗句最打动人的地方。
杨万里
杨万里(1127年10月29日-1206年6月15日),字廷秀,号诚斋。吉州吉水(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)人。南宋著名诗人、大臣,与陆游、尤袤、范成大并称为“中兴四大诗人”。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“诚斋”二字,故学者称其为“诚斋先生”。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,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,被誉为一代诗宗。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、清新自然,富有幽默情趣的“诚斋体”。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,且以此见长。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、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。著有《诚斋集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