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旋落花风荡漾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充满动态美感的春日画面:
1. "面旋落花"四个字就像按下电影的慢放键——花瓣不是直直坠落,而是在人脸旁打着旋儿飘落,让人仿佛能看见花瓣螺旋下落的轨迹,甚至能感受到花瓣擦过脸颊的轻柔触感。
2. "风荡漾"用水的波纹来比喻风的形态,明明是看不见的风,却因"荡漾"二字突然有了形状。我们仿佛看见春风像水波般层层推开,带着落花形成柔和的空气漩涡。
这种写法妙在:
- 用动态描写静态:通过花瓣的旋转运动,反而让人想象出树枝头繁花盛开的静态美景
- 调动多重感官:视觉(旋转的花瓣)、触觉(风拂面)、甚至隐含听觉(风吹花落的细微声响)
- 精准捕捉瞬间:把春风与落花相遇的刹那定格成永恒,就像用文字拍了一张动态照片
整句诗没有直接说"多美",但通过花瓣与风的共舞,让读者自然感受到那种令人心醉的春日浪漫。这种"不直接说破"的描写手法,正是古典诗词最迷人的地方。
欧阳修
欧阳修(1007-1072),字永叔,号醉翁,晚号“六一居士”。汉族,吉州永丰(今江西省永丰县)人,因吉州原属庐陵郡,以“庐陵欧阳修”自居。谥号文忠,世称欧阳文忠公。北宋政治家、文学家、史学家,与韩愈、柳宗元、王安石、苏洵、苏轼、苏辙、曾巩合称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后人又将其与韩愈、柳宗元和苏轼合称“千古文章四大家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