造以我非是,俛笑仍掉头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充满张力的生活场景,可以拆解为三层意思:
1. "造以我非是"——对方故意挑我的错
就像生活中有人鸡蛋里挑骨头,硬说你做得不对。这种突如其来的指责会让人瞬间愣住。
2. "俛笑"——先赔个笑脸
被指责时第一反应是低头赔笑,这是很多人面对冲突时的本能反应,就像现在说的"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"。
3. "仍掉头"——但最终不屑一顾
短暂的妥协后,突然把头一甩,用动作表达"懒得跟你计较"的态度。这个转身特别生动,把内心从隐忍到不屑的情绪转折表现得淋漓尽致。
整句诗妙在用三个连续动作,像放慢镜头一样展现了人际冲突中微妙的心理变化:从被指责的错愕,到条件反射的讨好,最后回归自我本真的洒脱。这种"表面认怂实则不服"的态度,放在今天职场或生活中依然能引起共鸣,让人会心一笑。
杨万里
杨万里(1127年10月29日-1206年6月15日),字廷秀,号诚斋。吉州吉水(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)人。南宋著名诗人、大臣,与陆游、尤袤、范成大并称为“中兴四大诗人”。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“诚斋”二字,故学者称其为“诚斋先生”。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,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,被誉为一代诗宗。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、清新自然,富有幽默情趣的“诚斋体”。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,且以此见长。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、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。著有《诚斋集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