落红满路无人惜,蹈作花泥透脚香。

出自 宋代 杨万里 《小溪至新田四首·其四》

译文掉落满地的落花无人怜惜,人们来来往往把花踏成泥,沾着满身满脚的香气。

赏析此句语言清丽自然,意境清美脱俗,颇富诗情,写春光逝去后的景象,暗含诗人伤春的情感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暮春时节花瓣飘落、无人怜惜的画面,却从中升华出一种别样的生命美感。

前半句"落红满路无人惜"用直白的场景传递孤独感:凋零的花瓣铺满小路,像被遗忘的珍宝。这里的"红"字特别巧妙,既点明是鲜艳的花朵,又暗示着它们即将逝去的生命力。人们匆匆走过,无人驻足,这种忽视反而强化了落花的寂寥。

但后半句"蹈作花泥透脚香"突然转折:被践踏成泥的花瓣,反而将最后的芬芳渗入行人的鞋底。这里藏着三层智慧:1)生命即使被摧折也有价值 2)美好可以换种方式存在 3)最不起眼的牺牲往往孕育着感动。用"脚香"这个生活化的细节,把抽象的生命哲理发散成我们能感知的嗅觉体验。

整体来看,诗人把常见的落花景象写出新意——不是哀叹凋零,而是发现破碎中的永恒。就像现代人常说的"化作春泥更护花",但这里用"透脚香"的意象更鲜活,让人联想到雨后泥土混着花香的清新气息,比直接说教更有感染力。

杨万里

杨万里(1127年10月29日-1206年6月15日),字廷秀,号诚斋。吉州吉水(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)人。南宋著名诗人、大臣,与陆游、尤袤、范成大并称为“中兴四大诗人”。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“诚斋”二字,故学者称其为“诚斋先生”。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,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,被誉为一代诗宗。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、清新自然,富有幽默情趣的“诚斋体”。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,且以此见长。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、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。著有《诚斋集》等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