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楼客散杏花多,脉脉新蟾如瞪目。

出自 唐代 温庭筠 《夜宴谣》

长钗坠发双蜻蜓,碧尽山斜开画屏。
虬须公子五侯客,一饮千钟如建瓴。
鸾咽奼唱圆无节,眉敛湘烟袖回雪。
清夜恩情四座同,莫令沟水东西别。
亭亭蜡泪香珠残,暗露晓风罗幕寒。
飘飖戟带俨相次,二十四枝龙画竿。
裂管萦弦共繁曲,芳樽细浪倾春醁。
高楼客散杏花多,脉脉新蟾如瞪目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夜晚高楼景象,用生活化的画面传递出深邃的情感。

"高楼客散杏花多"像电影镜头:热闹的酒宴结束后,客人陆续离开,高楼下飘落的杏花瓣反而显得格外醒目。这里用"杏花多"的反常描写,暗示繁华落幕后的冷清——人声鼎沸时无人注意花瓣,唯有散场后,这份寂寥才被放大。

"脉脉新蟾如瞪目"把新月拟人化:初升的月亮像一双含情注视的眼睛。这个比喻妙在两层:既写出新月弯弯的形态像眯起的眼睛,又赋予月亮人性化的情感。它静静凝视着人去楼空的场景,仿佛在无声诉说。

两句结合形成强烈反差:人间宴席的热闹与散场后的落寞,地上零落的花瓣与天上凝视的月亮,共同构成一个充满诗意的夜晚。诗人没有直接抒情,却通过"杏花"和"月亮"这两个意象,让读者自然感受到那份繁华易逝、孤独永恒的人生况味。就像我们参加完聚会,独自回家时突然注意到路灯下的飞絮,那种瞬间的怅惘与之异曲同工。

温庭筠

温庭筠(约812—866)唐代诗人、词人。本名岐,字飞卿,太原祁(今山西祁县东南)人。富有天才,文思敏捷,每入试,押官韵,八叉手而成八韵,所以也有“温八叉”之称。然恃才不羁,又好讥刺权贵,多犯忌讳,取憎于时,故屡举进士不第,长被贬抑,终生不得志。官终国子助教。精通音律。工诗,与李商隐齐名,时称“温李”。其诗辞藻华丽,秾艳精致,内容多写闺情。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,为“花间派”首要词人,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。在词史上,与韦庄齐名,并称“温韦”。存词七十余首。后人辑有《温飞卿集》及《金奁集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