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湖莲子长参差,霁山青处鸥飞。

出自 宋代 张先 《画堂春·外湖莲子长参差》

译文外湖长满了莲蓬,望去参差错落,颇有韵致,天已放晴,雨后青山格外翠绿,在湖山掩映的绿阴深处,有一起起雪白的鸥鸟儿在蓝天碧水间飞翔,极其鲜明悦目。

注释参差:高低不齐。霁山:雨后山色。

赏析此句开门见山,直写湖中美景,外湖长满莲篷,错落有致,青山映衬之间,几点翩飞的白鸥,刻画出江南夏日湖山之美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图景,我们可以分两部分来感受它的美:

前半句"外湖莲子长参差"像用镜头拉近——湖面铺满莲叶,新长出的莲蓬高高低低探出头,有的饱满低垂,有的嫩绿挺立,就像一群调皮的孩子在玩"高低杠"。这种自然生长的参差感,反而比整齐划一更有生命力。

后半句"霁山青处鸥飞"突然把视野拉远——雨后天晴,远山青得像被洗过的翡翠,突然有白鸥从山影里掠过,像谁往水墨画上甩了几滴牛奶。这种动静对比让画面瞬间鲜活起来,仿佛能听见鸥鸟振翅的扑棱声。

诗人用"莲子"和"鸥飞"这两个小细节,就让我们同时看到了:近处的生机勃勃(触手可及的莲蓬)和远处的空灵诗意(青山飞鸟),这种"近景+远景"的搭配,就像现在手机拍照用的"全景模式"。最妙的是"霁"字透露的雨后气息,仿佛连画面里的空气都带着青草香。

张先

张先(990-1078),字子野,乌程(今浙江湖州吴兴)人。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,曾任安陆县的知县,因此人称“张安陆”。天圣八年进士,官至尚书都官郎中。晚年退居湖杭之间。曾与梅尧臣、欧阳修、苏轼等游。善作慢词,与柳永齐名,造语工巧,曾因三处善用“影”字,世称张三影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