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人刁斗风沙暗,公主琵琶幽怨多。

出自 唐代 李颀 《古从军行》

译文风沙弥漫,一片漆黑,只听得见军中巡夜的打更声,还有那如泣如诉的幽怨的琵琶声。

注释行人:出征战士。刁斗:古代军中铜制炊具,容量一斗,白天用以煮饭,晚上敲击代替更柝。公主琵琶:汉武帝时以江都王刘建女细君嫁乌孙国王昆莫,恐其途中烦闷,故弹琵琶以娱之。

赏析此句描绘了夜间塞外营垒之中的清冷场景,“风沙暗”是恶劣环境的写照,“公主琵琶”是和亲女子凄惨命运的写照,营造出浓重的悲凉之感,撼人心魄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边塞风沙中的凄凉画面,用两个典型场景传递出战争背后的哀愁。

"行人刁斗风沙暗"像电影镜头:在昏黄的风沙里,士兵们(行人)敲着铜制的刁斗(古代军中炊具兼打更器),声音沉闷地回荡。这个画面既写实又象征——风沙模糊了天地,就像战争模糊了人们的希望,单调的金属声透露出戍边生活的枯燥与沉重。

"公主琵琶幽怨多"则用历史典故道出无奈:这里暗指汉代细君公主远嫁西域时弹奏琵琶的故事。琵琶本是欢愉的乐器,此刻却充满哀怨,揭示战争对所有人的伤害——无论是冲锋的士兵,还是被迫和亲的女子,都是时代的牺牲品。

两句诗通过"风沙声"与"琵琶声"的对比,让读者听到战争的多重悲音:既有沙场男儿的苦闷,也有弱女子的血泪。最妙的是诗人没说一个"悲"字,却用刁斗的闷响、琵琶的幽怨,让我们真切感受到那些被历史黄沙掩埋的叹息。这种把宏大悲剧浓缩在日常声响中的写法,比直接抒情更有穿透力。

李颀

李颀(690-751),汉族,东川(今四川三台)人(有争议),唐代诗人。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。开元十三年进士,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,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,风格豪放,慷慨悲凉,七言歌行尤具特色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