午窗睡起莺声巧,何处唤春愁?
出自 宋代 朱淑真 《眼儿媚·迟迟春日弄轻柔》
译文午睡醒来,听到莺儿美妙的鸣叫声,却又唤起了我的春愁。这莺儿却在哪里呢?
注释春愁:春日的愁绪。
赏析此句表现的是女主人公的春愁,大凡心绪不佳的女子,最易闻鸟啼而惊心,表现女主人公细腻的感情波澜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一个春日下午的场景:诗人午睡醒来,听到窗外黄莺婉转的啼叫,却突然感到一丝莫名的春愁。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感受它的妙处:
1. 动静对比的巧妙
"莺声巧"是活泼的声音动态,"午窗睡起"是静态的慵懒时刻,两种状态碰撞下,反而让静止的人更敏锐地捕捉到了内心的情绪波动。
2. 情绪的反转设计
前句明明在描写美好的春日景象(莺啼、午睡),后句却突然转向"春愁",这种乐景写哀的手法,让惆怅感更显强烈。就像我们有时在欢快的聚会上突然感到孤独一样。
3. 留白的艺术
诗人没有直接说愁什么,而是用"何处"的疑问,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。可能是思乡、伤春,或是人生感慨,这种开放式的表达让不同读者都能产生共鸣。
这种写法把日常生活中"莫名惆怅"的微妙感受,用极简的画面精准呈现出来,正是古典诗词"言有尽而意无穷"的典型体现。
朱淑真
朱淑真(约1135~约1180),号幽栖居士,宋代女诗人,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。南宋初年时在世,祖籍歙州(治今安徽歙县),《四库全书》中定其为“浙中海宁人”,一说浙江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生于仕宦之家。夫为文法小吏,因志趣不合,夫妻不睦,终致其抑郁早逝。又传淑真过世后,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。其余生平不可考,素无定论。现存《断肠诗集》、《断肠词》传世,为劫后余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