晚泊孤舟古祠下,满川风雨看潮生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:天色已晚,诗人将小船停靠在一座古老祠堂下的岸边,此时风雨交加,他静静看着潮水在河中上涨。短短十四个字,却传递出丰富的意境和情感。
诗人用"晚泊"点明时间,暗示旅途的疲惫;"孤舟"二字既写实又传神,让人感受到漂泊在外的孤独。选择停靠在"古祠"旁,给画面增添了几分沧桑感。后一句的"满川风雨"是全诗最有张力的部分,风雨不仅打在河面上,似乎也打在读者心上。而"看潮生"这个动作,又让一切喧嚣重归平静——诗人没有惊慌躲避,而是坦然接受风雨,静观潮起潮落。
这种在动荡中保持平静的姿态,正是这句诗最打动人的地方。它告诉我们:人生难免遇到风雨,但我们可以选择像诗人一样,在风雨中保持观察和思考的从容。潮水终会退去,而那份淡定的心境,才是应对世事变迁的最好姿态。
苏舜钦
苏舜钦(1008—1048)北宋诗人,字子美,开封(今属河南)人,曾祖父由梓州铜山(今四川中江)迁至开封(今属河南)。曾任县令、大理评事、集贤殿校理,监进奏院等职。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,为守旧派所恨,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苏舜钦,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,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。罢职闲居苏州。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,但不久就病故了。他与梅尧臣齐名,人称“梅苏”。有《苏学士文集》诗文集有《苏舜钦集》16卷,《四部丛刊》影清康熙刊本。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《苏舜钦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