恨身翻不作车尘,万里得随君。

出自 五代 欧阳炯 《巫山一段云·春去秋来也》

春去秋来也,愁心似醉醺。去时邀约早回轮,及去又何曾。
歌扇花光黦,衣珠滴泪新。恨身翻不作车尘,万里得随君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表达了一种强烈的情感:我多恨自己不能变成车轮扬起的尘土,这样就能跟随你到万里之外。

拆解分析:
1. “恨身”——直白地说就是“恨自己”,带着无奈和懊恼,像是捶胸顿足地问:“为什么我做不到?”
2. “翻不作车尘”——“翻”是“反而”的意思,诗人幻想自己如果能变成车轮下的尘土(“车尘”),就能黏在车轮上。这里用尘土比喻卑微却自由的追随,哪怕粉身碎骨也无所谓。
3. “万里得随君”——核心愿望:不管多远都要跟着你。“得”字有种卑微的庆幸,仿佛只要能跟着,就是天大的幸运。

动人之处:
- 用最“脏”的东西说最真的情:尘土通常让人嫌弃,但诗人却渴望变成它,只为能黏在意中人身边。这种“自贬式”的比喻,反而显得感情更炽烈。
- 画面感强:读者能立刻脑补出车轮滚滚、尘土飞扬的场景,而诗人恨不得自己是其中一粒尘埃,随风飘荡也要追着对方。
- 现代共鸣:就像今天有人说“想变成你的手机,被你天天带着”,古今情感本质是相通的——爱到极致时,人宁愿失去自我,只为靠近对方。

总结: 这句诗的魅力在于用夸张又卑微的想象,把“求而不得”的苦闷和“死心塌地”的执着,浓缩成短短十几个字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