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笛对京口,故人在襄阳。

出自 唐代 刘昚虚 《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》

译文月下吹笛,笛声只有长江对岸的京口听得到 ,友人却远在襄阳。

注释寒笛:凄清的笛声。

赏析诗人在月下吹笛,以抒发对故人思念的情怀,“寒笛”二字,不仅表示夜深天冷,也表明笛声凄咽,再以京口之近反衬襄阳之远,笛声难达,情思难传,思念之中,也流露出怅惘之情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充满思念与孤独的画面,我们可以拆解为两个场景来理解:

1. "寒笛对京口"——一个孤独的身影在京口(今镇江)吹着凄清的笛子。笛声在寒冷中飘荡,传递出吹笛人内心的寂寥。"寒"字既指天气的冷,也暗示心情的孤寂。

2. "故人在襄阳"——此时吹笛人心中牵挂的老朋友,却在遥远的襄阳(今湖北)。两地相隔,只能通过笛声寄托思念。

这句诗的精妙在于:
- 用"寒笛"这个具体的声音形象,代替了直白的"我很想你"
- 通过"京口"和"襄阳"两个地名的对举,不动声色地展现了空间距离带来的思念
- 没有直接说孤独,但通过"寒""笛""对"这些字眼,让读者自然感受到那种无人倾诉的寂寞

就像现代人站在江边弹吉他思念远方朋友,古人用笛声和地名完成了同样深情的表达。短短十个字,既有画面感,又饱含情感,展现了古诗"言简意丰"的魅力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