绿草蔓如丝,杂树红英发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日图景,用最朴实的语言传递出自然之美。
"绿草蔓如丝"像用绿色毛线编织地毯:青草柔软细密,沿着地面蜿蜒生长,仿佛大地披上了会流动的丝绒。这里用"丝"作比,既写出草叶的纤细质感,又暗含春风拂过时草浪起伏的柔美动态。
"杂树红英发"则像突然打开的彩色礼花:各种树木不甘示弱地绽放红花,热闹地挤满枝头。"杂"字点出树木品种繁多,"发"字让花朵仿佛有了爆发力,让人联想到"啪"地一声瞬间开满枝头的画面。
两句形成绝妙配合:低处是绵延的绿色草浪,高处是迸发的红色花雨,一静一动,一横一纵,就像大自然亲手布置的立体画廊。最妙的是没有任何主观评价,仅用两个镜头就让我们闻到青草香、听见花开声,感受到春天野蛮生长的生命力。
谢朓
谢朓(464~499年),字玄晖。汉族,陈郡阳夏(今河南太康县)人。南朝齐时著名的山水诗人,出身世家大族。谢朓与谢灵运同族,世称“小谢”。初任竟陵王萧子良功曹、文学,为“竟陵八友”之一。后官宣城太守,终尚书吏部郎,又称谢宣城、谢吏部。东昏侯永元初,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,下狱死。曾与沈约等共创“永明体”。今存诗二百余首,多描写自然景物,间亦直抒怀抱,诗风清新秀丽,圆美流转,善于发端,时有佳句;又平仄协调,对偶工整,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