堪嗟漂泊孤舟,河倾斗落,客梦催明发。

出自 宋代 文天祥 《酹江月·南康军和苏韵》

庐山依旧,凄凉处、无限江南风物。空翠晴岚浮汗漫,还障天东半壁。雁过孤峰,猿归危嶂,风急波翻雪。乾坤未老,地灵尚有人杰。
堪嗟漂泊孤舟,河倾斗落,客梦催明发。南浦闲云过草树,回首旌旗明灭。三十年来,十年一过,空有星星发。夜深悉听,胡笳吹彻寒月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孤独旅人在破晓时分的心境,画面感极强。

漂泊孤舟——像一片落叶般的小船独自漂在河上,让人联想到无依无靠的孤独感。“堪嗟”(直译为“可叹”)透露出深深的无奈,仿佛听到一声叹息。

河倾斗落——这里用天象变化写时间流逝:银河倾斜(“河”指银河),北斗星低垂(“斗”指北斗),暗示夜尽天明。这种自然景象的描写,让读者仿佛看到星辰缓缓移动的画面。

客梦催明发——旅人(“客”)的梦境被晨光打断(“催明发”),不得不继续赶路。一个“催”字写出身不由己的匆忙感,梦里或许有家乡温暖,但现实却是孤身启程的冷清。

精髓在于:短短15个字,把孤独、时间流逝、羁旅艰辛全部揉进一幅“星河孤舟图”里。没有直接说“我好苦”,但通过孤舟、星移、梦醒这些意象,让读者自然感受到漂泊者的寂寥与疲惫。就像电影镜头:先拍夜空中倾斜的银河,再拉近到船上惊醒的旅人,最后定格在泛白的天色中——所有情绪都藏在画面里。

文天祥

文天祥(1236.6.6-1283.1.9),字履善,又字宋瑞,自号文山,浮休道人。汉族,吉州庐陵(今江西吉安县)人,南宋末大臣,文学家,民族英雄。宝祐四年(1256年)进士,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。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,被扣留。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,由南通南归,坚持抗元。祥兴元年(1278年)兵败被张弘范俘虏,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,后在柴市从容就义。著有《过零丁洋》、《文山诗集》、《指南录》、《指南后录》、《正气歌》等作品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