璧月琼枝春色里,画栏桂树雨声中。

出自 金朝 元好问 《西园》

兴定庚辰八月中作
西园老树摇清秋,画船载酒芳华游。
登山临水祛烦忧,物色无端生暮愁。
百年此地旃车发,易水迢迢雁行没。
梁门回望绣成堆,满面黄沙哭燕月。
荧荧一炬殊可怜,膏血再变为灰烟。
富贵已经春梦后,典刑犹见靖康前。
当时三山初奏功,三山宫阙云锦重。
璧月琼枝春色里,画栏桂树雨声中。
秋山秋水今犹昔,漠漠荒烟送斜日。
铜人携出露盘来,人生无情泪沾臆。
丽川亭上看年芳,更为清歌尽此觞。
千古是非同一笑,不须作赋拟阿房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春夜雨景的唯美画面,用日常事物传递出宁静而浪漫的意境。

"璧月琼枝"用白玉般的月亮和晶莹的树枝,让人联想到月光穿透湿润春枝的透亮感;"春色里"点明这是生机盎然的季节。后半句"画栏桂树雨声中"更有生活气息:雕花栏杆旁的桂树沙沙作响,雨声成了自然的白噪音。诗人将视觉(月光、花栏)、触觉(潮湿的枝干)和听觉(雨打树叶)融合在一起,就像用文字拍了一段短视频——我们仿佛能看到月光在雨滴中折射的光晕,闻到被雨水激发的草木清香。

这种写法妙在:用珠宝般的词汇(璧、琼)写寻常景物(月、枝),让平凡雨夜瞬间变得珍贵起来。就像我们雨天偶然抬头,发现路灯下的雨丝突然变得像水晶帘幕一样动人。

元好问

元好(hào)问(1190年8月10日—1257年10月12日),字裕之,号遗山,世称遗山先生。太原秀容(今山西忻州)人。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、历史学家。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、文坛盟主,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,被尊为“北方文雄”、“一代文宗”。他擅作诗、文、词、曲。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,其“丧乱诗”尤为有名;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,可与两宋名家媲美;其散曲虽传世不多,但当时影响很大,有倡导之功。有《元遗山先生全集》、《中州集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