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烈烈轰轰做一场。
出自 宋代 文天祥 《沁园春·题潮阳张许二公庙》
为子死孝,为臣死忠,死又何妨。自光岳气分,士无全节;君臣义缺,谁负刚肠。骂贼张巡,爱君许远,留取声名万古香。后来者,无二公之操,百炼之钢。人生翕歘云亡。好烈烈轰轰做一场。使当时卖国,甘心降虏,受人唾骂,安得流芳。古庙幽沉,仪容俨雅,枯木寒鸦几夕阳。邮亭下,有奸雄过此,仔细思量。
现代解析
“好烈烈轰轰做一场”这句话,翻译成大白话就是:要干就干个痛快,要活就活个精彩!
它的核心魅力在于传递了一种充满激情、毫不畏缩的人生态度:
1. “烈烈轰轰”——像大火燃烧、雷声轰鸣一样,形容做事轰轰烈烈、坦荡张扬。不扭捏、不凑合,要的就是全身心投入的热血感。
2. “做一场”——把人生或某件事比作一场大戏,强调主动“登场”的魄力。不是被动接受,而是主动选择,像主角一样去闯去拼。
为什么这句话打动人?
- 它戳中了普通人内心的渴望:谁不想活得痛快淋漓、留下点值得回忆的“高光时刻”?
- 它反对庸碌敷衍:与其畏首畏尾、糊弄过日子,不如放手一搏,哪怕失败也痛快。
举个现代例子:
有人放弃稳定工作去创业,旁人觉得冒险,但他心想:“好烈烈轰轰做一场!”——这种选择背后,正是对生命热烈度的追求。
简单说,这句话是古人的“热血鸡汤”,提醒我们:人生短暂,别怂,别憋屈,要干就干个大的!
文天祥
文天祥(1236.6.6-1283.1.9),字履善,又字宋瑞,自号文山,浮休道人。汉族,吉州庐陵(今江西吉安县)人,南宋末大臣,文学家,民族英雄。宝祐四年(1256年)进士,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。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,被扣留。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,由南通南归,坚持抗元。祥兴元年(1278年)兵败被张弘范俘虏,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,后在柴市从容就义。著有《过零丁洋》、《文山诗集》、《指南录》、《指南后录》、《正气歌》等作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