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十六宫愁重,问谁持金锸,和月都移。

出自 宋代 吴文英 《声声慢·咏桂花》

蓝云笼晓,玉树悬秋,交加金钏霞枝。人起昭阳,禁寒粉粟生肌。浓香最无著处,渐冷香、风露成霏。绣茵展,怕空阶惊坠,化作萤飞。
三十六宫愁重,问谁持金锸,和月都移。掣锁西厢,清尊素手重携。秋来鬓华多少,任乌纱、醉压花低。正摇落,叹淹留、客又未归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充满忧愁的深宫场景,用三个层次传递出无奈与哀伤:

1. 忧愁的深宫
"三十六宫"用夸张的数字表现宫殿的幽深冷清,仿佛无数房间都塞满了愁绪。就像一个人站在空荡荡的大宅院里,每个角落都弥漫着孤独感。

2. 无力的质问
"问谁持金锸"是种绝望的呐喊——金锸本是挖土工具,这里暗指想铲除愁苦。但"问谁"二字表明根本找不到解救之人,就像现代人焦虑时想求助却不知该找谁的迷茫。

3. 荒诞的幻想
最精彩的是"和月都移",居然妄想连月亮一起搬走。这种不可能实现的幻想,生动展现了愁到极致时产生的荒谬念头,就像我们痛苦时偶尔会想"要是能把烦恼扔出地球该多好"。

全句妙在把抽象的情绪具象化:深宫是压抑的环境,金锸代表无用的解忧工具,移月则是崩溃边缘的妄想。短短十几个字,就完成了从现实到幻想的情绪递进,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那种窒息的忧愁。

吴文英

吴文英(约1200~1260),字君特,号梦窗,晚年又号觉翁,四明(今浙江宁波)人。原出翁姓,后出嗣吴氏。与贾似道友善。有《梦窗词集》一部,存词三百四十余首,分四卷本与一卷本。其词作数量丰沃,风格雅致,多酬答、伤时与忆悼之作,号“词中李商隐”。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