空流杜宇声中血,半脱骊龙颔下须。

出自 宋代 文天祥 《金陵驿二首》

草合离宫转夕晖,孤云飘泊复何依?
山河风景元无异,城郭人民半已非。
满地芦花和我老,旧家燕子傍谁飞?
从今别却江南路,化作啼鹃带血归。

万里金瓯失壮图,衮衣颠倒落泥涂。
空流杜宇声中血,半脱骊龙颔下须。
老去秋风吹我恶,梦回寒月照人孤。
千年成败俱尘土,消得人间说丈夫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凄美而壮烈的画面,用两个生动的比喻传递深刻的情感:

1. "空流杜宇声中血"
杜宇是古诗词中常出现的杜鹃鸟,传说它啼叫时会咳出血来。这里用杜鹃啼血比喻一种徒劳的悲壮——即使付出鲜血般的代价,声音也无人倾听,如同在虚空中的呐喊,暗含无奈与执着。

2. "半脱骊龙颔下须"
骊龙是传说中的黑龙,颔下的长须是它最珍贵的宝物。诗人想象有人冒险拔下龙须,却只得到"半脱"(未完全拔下),既表现了追求珍贵事物的艰难,也暗示了功败垂成的遗憾。

两句共同构成一种悲怆的美:前句是精神上的灼痛(血泪成空),后句是行动上的未竟(差之毫厘)。就像一个人为理想耗尽心血却未能圆满,但那种奋不顾身的过程本身已足够震撼。这种残缺感反而让诗句更有冲击力,如同断臂的维纳斯,留给人无限想象空间。

文天祥

文天祥(1236.6.6-1283.1.9),字履善,又字宋瑞,自号文山,浮休道人。汉族,吉州庐陵(今江西吉安县)人,南宋末大臣,文学家,民族英雄。宝祐四年(1256年)进士,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。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,被扣留。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,由南通南归,坚持抗元。祥兴元年(1278年)兵败被张弘范俘虏,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,后在柴市从容就义。著有《过零丁洋》、《文山诗集》、《指南录》、《指南后录》、《正气歌》等作品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