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风何处抟双雁,冻雨谁人驾独航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苍茫寂寥的画面,可以这样理解:
前半句"回风何处抟双雁"中,"回风"指打着旋的秋风,"抟"是盘旋的意思。诗人看到秋风里一对大雁在天空盘旋,却不知它们要飞往何方。这里用双雁象征人间的伴侣或知己,暗含对离散或漂泊的感慨。
后半句"冻雨谁人驾独航"中,"冻雨"是冰冷的秋雨,"独航"指孤舟独行。寒雨中一叶孤舟飘零,却不知是谁在独自漂泊。这里用孤舟比喻人生的孤独旅程,传递出无人相伴的凄凉。
两句通过"双雁"与"独航"的对比,形成强烈反差:一边是相依相伴却迷失方向,一边是坚定前行却形单影只。诗人用自然景象巧妙表达了人生中常见的矛盾——渴望相伴却难免孤独,追求归宿却常常彷徨。这种对生命际遇的深刻观察,正是诗句打动人心的地方。
文天祥
文天祥(1236.6.6-1283.1.9),字履善,又字宋瑞,自号文山,浮休道人。汉族,吉州庐陵(今江西吉安县)人,南宋末大臣,文学家,民族英雄。宝祐四年(1256年)进士,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。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,被扣留。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,由南通南归,坚持抗元。祥兴元年(1278年)兵败被张弘范俘虏,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,后在柴市从容就义。著有《过零丁洋》、《文山诗集》、《指南录》、《指南后录》、《正气歌》等作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