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浦闲云过草树,回首旌旗明灭。

出自 宋代 文天祥 《酹江月·南康军和苏韵》

庐山依旧,凄凉处、无限江南风物。空翠晴岚浮汗漫,还障天东半壁。雁过孤峰,猿归危嶂,风急波翻雪。乾坤未老,地灵尚有人杰。
堪嗟漂泊孤舟,河倾斗落,客梦催明发。南浦闲云过草树,回首旌旗明灭。三十年来,十年一过,空有星星发。夜深悉听,胡笳吹彻寒月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,既有自然之趣,又暗含人世变迁的感慨。

前半句“南浦闲云过草树”像一幅水墨画:水边的云朵悠然飘过草木,云是“闲”的,草木是静的,传递出宁静淡泊的意境。“闲云”二字尤其巧妙,既写云的轻盈自在,又暗喻超脱世俗的心态。

后半句“回首旌旗明灭”突然转入人世场景:回头望去,军旗在风中忽隐忽现。“明灭”二字生动表现了旗帜在风中飘摇的光影变化,同时暗含时局动荡的隐喻。一个“回首”的动作,将自然景观与人间烟火巧妙连接。

最精妙的是两者的对比:前句的闲云草木是永恒的自然景象,后句的旌旗明灭是短暂的人世纷争。诗人通过这一静一动、一恒一变的画面,含蓄表达了对自然永恒的向往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。就像我们今天看一场电影:镜头从宁静的山林缓缓摇到喧嚣的战场,无需直接抒情,画面本身已让人心生感触。

文天祥

文天祥(1236.6.6-1283.1.9),字履善,又字宋瑞,自号文山,浮休道人。汉族,吉州庐陵(今江西吉安县)人,南宋末大臣,文学家,民族英雄。宝祐四年(1256年)进士,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。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,被扣留。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,由南通南归,坚持抗元。祥兴元年(1278年)兵败被张弘范俘虏,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,后在柴市从容就义。著有《过零丁洋》、《文山诗集》、《指南录》、《指南后录》、《正气歌》等作品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