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夕阳下的江山图景,用大白话来理解就是:
夕阳的余晖洒在江山上,光线渐渐暗淡下来("残照"),眼前的一切都变得清晰开阔("落落舒清眺")。诗人站在高处远望,视野毫无遮挡,整个天地在暮色中显得格外通透宁静。
最妙的是两个细节:
1. "残照"不是简单的"夕阳",而是用"残"字让人感受到光芒即将消失的珍贵,像看着烛火最后一点光亮。
2. "落落"这个词既形容视野的开阔感,又带着一种孤傲的气质,就像一个人站在山顶,衣袍被风吹起的样子。短短七个字,就把黄昏时那种既壮丽又带着淡淡哀愁的意境,通过画面感传递出来了。
元好问
元好(hào)问(1190年8月10日—1257年10月12日),字裕之,号遗山,世称遗山先生。太原秀容(今山西忻州)人。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、历史学家。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、文坛盟主,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,被尊为“北方文雄”、“一代文宗”。他擅作诗、文、词、曲。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,其“丧乱诗”尤为有名;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,可与两宋名家媲美;其散曲虽传世不多,但当时影响很大,有倡导之功。有《元遗山先生全集》、《中州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