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俗皆走圆,一身犹学方。

出自 唐代 孟郊 《上达奚舍人》

北山少日月,草木苦风霜。
贫士在重坎,食梅有酸肠。
万俗皆走圆,一身犹学方。
常恐众毁至,春叶成秋黄。
大贤秉高鉴,公烛无私光。
暗室晓未及,幽行涕空行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用对比的手法,生动刻画了一个在世俗洪流中坚守自我的人。

前半句“万俗皆走圆”
“圆”在这里象征圆滑、世故。意思是社会上大多数人都像鹅卵石一样,被现实打磨得光滑,选择随波逐流、迎合世俗。比如职场上阿谀奉承,生活中放弃原则妥协,都是“走圆”的表现。

后半句“一身犹学方”
“方”代表棱角、正直。诗人用“学”字点明这种方正并非天生,而是主动选择的结果。即使周围人都在妥协,他依然像一块未经打磨的方石,坚持自己的棱角。比如面对不公敢于发声,在利益诱惑前守住底线。

精髓在于冲突与选择
诗句通过“万俗”和“一身”的强烈对比,凸显了个人与环境的对抗。它不批判“圆”的生存智慧,却更赞美“方”的精神品格——明知坚守可能碰壁,仍选择活出真实的形状。这种“逆行”的姿态,恰恰是人性中最珍贵的部分。

现代启示
就像今天有人为流量说违心话,也有人坚持说真话。这句诗提醒我们:适应环境是本能,但保留“不合时宜”的棱角,才是对自己真正的尊重。

孟郊

孟郊,(751~814),唐代诗人。字东野。汉族,湖州武康(今浙江德清)人,祖籍平昌(今山东临邑东北),先世居洛阳(今属河南)。唐代著名诗人。现存诗歌500多首,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,代表作有《游子吟》。有“诗囚”之称,又与贾岛齐名,人称“郊寒岛瘦”。元和九年,在阌乡(今河南灵宝)因病去世。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