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达奚舍人

北山少日月,草木苦风霜。贫士在重坎,食梅有酸肠。
万俗皆走圆,一身犹学方。常恐众毁至,春叶成秋黄。
大贤秉高鉴,公烛无私光。暗室晓未及,幽行涕空行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正直穷困文人的处境和心境,用简单比喻道出了深刻的人生感悟。

前四句用"北山少阳光,草木被风霜摧残"比喻自己生活在艰难环境中,就像吃酸梅一样心里发苦。这里用自然景象生动表现了寒门学子的生存困境。

中间四句是核心思想:当全世界都在圆滑处世时,只有自己还在坚持方正原则。诗人担心众人的非议会让自己像春天的叶子一样早早枯黄,道出了坚守原则者的孤独与忧虑。

后四句用两个对比表达期望:真正的贤者应该像明镜般公正,像蜡烛般无私光明。但现实却是昏暗不明,自己只能在黑暗中独自流泪前行。这里既表达了对公正社会的向往,也透露出对现实失望的悲凉。

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"明知会吃亏还要坚持做对的事"的倔强,以及"在黑暗中依然相信光明"的执着。诗人用日常可见的草木、蜡烛等事物,把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写得通俗易懂,让普通人也能感受到这种坚持的不易与可贵。

孟郊

孟郊,(751~814),唐代诗人。字东野。汉族,湖州武康(今浙江德清)人,祖籍平昌(今山东临邑东北),先世居洛阳(今属河南)。唐代著名诗人。现存诗歌500多首,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,代表作有《游子吟》。有“诗囚”之称,又与贾岛齐名,人称“郊寒岛瘦”。元和九年,在阌乡(今河南灵宝)因病去世。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