唯有河边雁,秋来南向飞。

出自 南北朝 庾信 《重别周尚书二首·其一》

译文只有黄河岸边南来的大雁,秋天一到仍可以自由南飞。

注释河:指黄河。南向:向着南方。

赏析“河边雁”是带有象喻性的虚拟的景物,使诗歌形象的含蕴更加丰富,表达出诗人这位流离之士思归的心愿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秋日画面:河边的雁群在秋天来临时集体向南飞翔。诗人用最简洁的笔触抓住了两个关键意象——"河边雁"和"南向飞",通过它们传递出三层深意:

1. 季节的敏感信号
大雁南飞是典型的物候现象,诗人用这个自然界的"天气预报",让读者立刻感受到秋风渐起的凉意。就像现代人看到落叶知道换季一样,这种自然现象的捕捉让人瞬间进入诗歌情境。

2. 生命的迁徙智慧
大雁懂得顺应时节变化迁徙,暗喻着生存的智慧。诗人通过观察动物本能,其实是在赞叹自然界万物都有适应环境的本领,这种生存哲学对现代人仍有启发。

3. 孤独感的巧妙传递
"唯有"二字透露出观察者的孤独——当所有大雁都结伴南飞时,或许暗示着诗人自己像留守的孤雁。这种不直接说寂寞,却用自然景象衬托心境的手法,比直白抒情更耐人寻味。

诗句的魅力在于它像一张动态照片:既拍下了秋雁南飞的壮观场景,又悄悄把诗人的情感藏在了画面角落里。读者既能欣赏自然之美,又能感受到文字背后的人情味,这种"双关"效果正是古典诗歌的智慧所在。

庾信

庾信(513—581)字子山,小字兰成,北周时期人。南阳新野(今属河南)人。他以聪颖的资质,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,又来到北方,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的内容,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,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