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情明月,有情归梦,同到幽闺。
出自 明代 刘基 《眼儿媚·萋萋芳草小楼西》
译文明月清冷的光辉游子思乡的梦魂,一同来到那思妇的空闺。
注释归梦:指远游人惦念家里的魂梦。
赏析此句笔触精细,描摹生动,是思妇的想象之词,让读者想象出一位翘首以待的思妇空伫楼头埋怨圆月的情景,黯然销魂的怀念之情和孤独之感跃然纸上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充满思念的夜晚场景,用对比手法将"无情"的明月和"有情"的归梦巧妙结合,传递出深切的相思之情。
"无情明月"是说月亮不懂人间情感,只是机械地照耀着;"有情归梦"则相反,指梦中思念的人带着感情归来。这两个看似矛盾的形象最终"同到幽闺"——都来到女子孤独的闺房,形成一种既真实又虚幻的意境。
诗人用月亮代表客观现实的无情,用梦境代表主观情感的炽热。独居的女子在月光下入睡,现实中的月亮和梦境中的爱人同时造访她的房间,这种虚实交融的写法,既表现了夜晚的静谧,又透露出思念的浓烈。短短十五个字,就勾勒出一个思念成梦、辗转难眠的生动画面。
刘基
刘基(1311年7月1日-1375年5月16日)字伯温,谥曰文成,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和思想家,明朝开国元勋,汉族,浙江文成南田(原属青田)人,故时人称他刘青田,明洪武三年(1370)封诚意伯,人们又称他刘诚意。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,谥号文成,后人又称他刘文成、文成公。他以神机妙算、运筹帷幄著称于世。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,至今在中国大陆、港澳台乃至东南亚、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