算玉箫、犹逢韦郎。
出自 宋代 史达祖 《寿楼春·寻春服感念》
裁春衫寻芳。记金刀素手,同在晴窗。几度因风残絮,照花斜阳。谁念我,今无裳?自少年、消磨疏狂。但听雨挑灯,攲床病酒,多梦睡时妆。飞花去,良宵长。有丝阑旧曲,金谱新腔。最恨湘云人散,楚兰魂伤。身是客、愁为乡。算玉箫、犹逢韦郎。近寒食人家,相思未忘苹藻香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充满戏剧性的重逢场景,用两个人物符号传递出命运与情感的深意。
"算玉箫"可以理解为"料想那支玉箫"——玉箫在古代常作为信物或乐器,这里暗指一个带着故事的女子。"犹逢韦郎"中的"韦郎"是唐代传奇《玉箫化》中的男主角,他与女子玉箫有生死之约。诗人用"犹逢"(竟然还能遇见)这个转折词,瞬间激活了整个故事背景:本应错过的两个人,竟在冥冥之中再度相遇。
这种表达的精妙在于:1)用具体物件(玉箫)替代人物,使形象更鲜活;2)借用经典爱情典故,短短七字就承载了完整的故事脉络;3)"犹逢"二字既包含意外惊喜,又暗藏岁月沧桑感。就像现代人说"没想到还能遇见初恋",但用古典意象表达得更含蓄隽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