共眠一舸听秋雨,小簟轻衾各自寒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秋夜舟中同眠的画面,却暗含微妙的情感距离。
“共眠一舸听秋雨”表面写两人同船避雨,秋雨敲打船篷的声响成为共同的背景。但“小簟轻衾各自寒”立刻转折——虽然物理距离很近,单薄的席子和被子却让两人各自感到寒冷。这里的“寒”不仅是身体的冷,更暗示心灵的隔阂:同处一个空间,却像被秋雨淋湿般无法真正温暖彼此。
诗人用极简的日常场景(一条船、一场雨、一床被)捕捉了人际关系中常见的矛盾:看似亲密,实则孤独。这种“近距离的疏离”让读者联想到自己生活中那些欲言又止的夜晚,正是诗句跨越时空依然动人的原因。
朱彝尊
朱彝尊(1629~1709),清代诗人、词人、学者、藏书家。字锡鬯,号竹垞,又号驱芳,晚号小长芦钓鱼师,又号金风亭长。汉族,秀水(今浙江嘉兴市)人。康熙十八年(1679)举博学鸿词科,除检讨。二十二年(1683)入直南书房。曾参加纂修《明史》。博通经史,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。作词风格清丽,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,与陈维崧并称朱陈。精于金石文史,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,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