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风送、黄昏雨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一个非常生动的自然场景:傍晚时分,风裹挟着雨点飘洒而来。
1. 画面感极强
“风送”二字让雨有了动态感——不是呆板的雨,而是被风推着走的雨,仿佛能看到雨丝斜斜地飘落。“黄昏”点明时间,暮色中的雨自带朦胧和寂寥的氛围,比白天的雨更易引发人的情绪共鸣。
2. 用词简洁却精准
全句仅7个字,却包含三个关键元素:风、黄昏、雨。没有多余的修饰,但“送”字用得巧妙,把无形的风拟人化了,好像风是雨的“快递员”,特意把雨吹到人眼前。
3. 留白的艺术
诗人没说“谁”在看雨,也没直接写心情,但通过风雨黄昏的组合,自然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孤寂或忧愁。读者能代入自己的体验——可能是下班路上突然淋雨的狼狈,或是独坐窗前听雨的宁静。
为什么打动人心?
因为它捕捉了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瞬间,却用诗意的语言放大了那种细微的感受。每个人都能从这句诗里找到自己记忆中的“风雨黄昏”。
刘辰翁
刘辰翁(1233.2.4—1297.2.12),字会孟,别号须溪。庐陵灌溪(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)人。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。 景定三年(1262)登进士第。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,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,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《须溪先生全集》,《宋史·艺文志》著录为一百卷,已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