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句诗用对比手法讲了一个关于"才华"和"现实"的深刻道理。
前半句"题柱虽乘驷马车"说的是:古代司马相如在桥柱上题字立誓要坐四匹马拉的豪车(象征功成名就),后来果然靠才华当了大官。这里讲的是有才华的人获得成功的理想情况。
后半句"乘车谁买《长门赋》"则转折说:但就算你坐着豪车风光无限,现在还有谁会真正欣赏像《长门赋》这样的绝世才华呢?《长门赋》是司马相如帮失宠皇后写的情真意切的文章,这里代指真正的文学才华。
两句合起来揭示了一个永恒的现实:世人往往只羡慕成功者的表面风光,却很少真正欣赏支撑这种成功的才华本身。就像现在人们可能羡慕网红的名气,但很少去关注他们真正有价值的创作。
这种对比特别打动人心,因为它道破了古今相通的人性弱点——我们容易为表面的成功喝彩,却常常忽视真正的才华价值。诗句用具体的历史典故,把这种抽象的人生感悟说得既生动又深刻。
马致远
马致远(1250年-1321年),字千里,号东篱(一说字致远,晚号“东篱”),汉族,大都(今北京)人,另一说(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,号东篱,以示效陶渊明之志)。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、白朴等人,生年当在至元(始于1264)之前,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(1321—1324)之间,与关汉卿、郑光祖、白朴并称“元曲四大家”,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、散曲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