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古代道路景象,用简单的画面传递出动静结合的美感。
“青槐夹两路”就像用手机拍下的风景照:笔直的道路两旁,高大的槐树枝叶茂密,形成一条天然的绿色长廊。这里用“夹”字特别巧妙,让人感觉树木像热情的迎宾队伍,整齐地站在路两边,给行人带来清凉和安全感。
“白马如流星”则突然让静态画面活了起来。一匹白色的骏马飞驰而过,速度快得像天上划过的流星。这里用流星比喻白马,既写出了马匹的洁白耀眼,又突出了它风驰电掣的速度感,仿佛能听到马蹄声由远及近又迅速远去。
两句诗形成鲜明对比:前句是静谧的绿色通道,后句是炫目的白色动态,就像电影镜头从固定画面突然切换到运动特写。这种对比不仅让人眼前一亮,还暗含着古代驿道上的常见场景——可能是在描写传递紧急军情的信使,或是赶路的旅人,让读者自然联想到背后的故事。
王昌龄
王昌龄 (698— 756),字少伯,河东晋阳(今山西太原)人。盛唐著名边塞诗人,后人誉为“七绝圣手”。早年贫贱,困于农耕,年近不惑,始中进士。初任秘书省校书郎,又中博学宏辞,授汜水尉,因事贬岭南。与李白、高适、王维、王之涣、岑参等交厚。开元末返长安,改授江宁丞。被谤谪龙标尉。安史乱起,为刺史闾丘所杀。其诗以七绝见长,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,有“诗家夫子王江宁”之誉(亦有“诗家天子王江宁”的说法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