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一个令人心寒的职场现象:一个人功劳越大,反而越容易遭人陷害入狱;身边的同事看在眼里,只能暗自伤心却无能为力。
它用最简练的文字戳穿了两个残酷现实:
1. 功劳与风险成正比:在复杂的权力环境中,表现突出的人反而容易成为靶子,就像俗话说的"枪打出头鸟"。
2. 普通人的无力感:旁观者清楚知道不公平,却只能压抑情绪,这种沉默的伤痛比愤怒更刺痛人心。
诗句的震撼力在于:
- 用"翻"(反而)这个转折词制造强烈反差,突出职场荒诞性
- "但心伤"三个字像一声叹息,比直接描写愤怒更有感染力
- 没有说教,只是白描场景,却让每个受过委屈的打工人都能对号入座
直到今天,我们依然能在职场、社会中看到类似故事——拼命工作的人被排挤,正直的人被穿小鞋,周围人敢怒不敢言。这句诗穿越时空的共鸣,正是它最大的魅力。
王昌龄
王昌龄 (698— 756),字少伯,河东晋阳(今山西太原)人。盛唐著名边塞诗人,后人誉为“七绝圣手”。早年贫贱,困于农耕,年近不惑,始中进士。初任秘书省校书郎,又中博学宏辞,授汜水尉,因事贬岭南。与李白、高适、王维、王之涣、岑参等交厚。开元末返长安,改授江宁丞。被谤谪龙标尉。安史乱起,为刺史闾丘所杀。其诗以七绝见长,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,有“诗家夫子王江宁”之誉(亦有“诗家天子王江宁”的说法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