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悠远的画面:夕阳下,一个戴着斗笠的身影渐渐远去,背后是连绵的青山。
画面感极强:短短十个字,却像一幅水墨画——"荷笠"点出人物,"夕阳"渲染氛围,"青山"勾勒背景,"独归远"则让整个画面流动起来。诗人用最简练的笔触,让读者仿佛看到暮色中孤独的背影,听到渐行渐远的脚步声。
孤独中的诗意:没有直接写情绪,但"独"字悄悄透露心境。这种孤独不是凄凉的,而是带着某种超然——人与青山夕阳融为一体,远离尘嚣的宁静感油然而生。
留白的魅力:诗人没说这是谁、去哪、为何独行,反而给读者想象空间。可能是渔夫收工,可能是僧人云游,也可能是诗人自己——这种不确定性让诗句有了更丰富的解读可能。
永恒的美感:千年前的夕阳青山,和今天的夕阳青山并无不同。这种超越时间的意境,让现代人依然能产生共鸣,或许正是古典诗句历久弥新的秘密。
刘长卿
刘长卿(709—789),字文房,汉族,宣城(今属安徽)人,唐代诗人。后迁居洛阳,河间(今属河北)为其郡望。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。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,苏州长洲县尉,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,知淮西、鄂岳转运留后,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。因刚而犯上,两度迁谪。德宗建中年间,官终随州刺史,世称刘随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