雨后寒轻,风前香软,春在梨花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的是初春雨后清新动人的景象,用最朴素的语言勾勒出春天最灵动的瞬间。
"雨后寒轻"四个字就让人身临其境——刚下过雨的空气还带着凉意,但已不是刺骨的严寒,而是带着春天特有的轻柔寒意,像一层凉纱轻轻裹着人。这里的"轻"字用得特别妙,既说寒意不重,又说这份凉意来得轻盈通透。
"风前香软"更绝,春风裹着花香迎面扑来,这香气不是浓烈扑鼻的,而是"软"的——仿佛能感受到花香像丝绸般柔柔地拂过脸颊。作者不说"花香"而说"香软",让无形的香气突然有了触感。
最后"春在梨花"画龙点睛,不说梨花在春天开放,而说春天就住在梨花里。把整个春天的生机都浓缩在雪白梨花这一处,好像轻轻摇动梨枝,就能抖落一地春天。这种写法让静止的画面突然活了起来。
整句诗就像用文字拍摄的春日特写镜头:雨后的凉、风中的香、枝头的花,看似简单的十二个字,却调动了人的温度觉、嗅觉、视觉,让人真切地触摸到春天最动人的模样。
仲殊
北宋僧人、词人。字师利。安州(今湖北安陆)人。本姓张,名挥,仲殊为其法号。曾应进士科考试。生卒年不详。年轻时游荡不羁,几乎被妻子毒死,弃家为僧,先后寓居苏州承天寺、杭州宝月寺,因时常食蜜以解毒,人称蜜殊;或又用其俗名称他为僧挥。他与苏轼往来甚厚。徽宗崇宁年间自缢而死。